2008年11月2日 星期日

保持赤子之心

《過好每一天》鄭石岩 著

認真把生活過好 - 保持赤子之心

【主動、好奇與寬厚是成人世界該學的功課】


你想保持心情開朗,減少憂愁和煩心嗎?

建議你保持赤子之心。

它能帶來好奇和喜悅,不鑽牛角尖。

它的純真更表現在待人接物的寬厚上,不多疑不多慮;在逆境之中仍然不憂不懼。

保持赤子之心,對於情緒的健康極有幫助,對於思考、創意亦多助益。

***

保持赤子之心,並非建議你退回童稚的心境,而是在有工作、有經濟負擔及承受種種壓力的成年人,必須保存一份天真,維持純潔、亮麗和喜悅的心境。

***

保有赤子之心的人容易寬厚待人,對自己也不多為難;他們沒有成見,經常站在全新的角度,去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,所以受到的啟發也多,從工作中領會學習得快。他們保存著的開朗和喜悅,遠多於世故拘泥的人。

***

我很欣賞內子保有的赤子之心。一大早起來就輕哼著歌,邊作早餐邊調嗓子;

她會告訴你,朝陽有多亮麗,春雨有多朦朧淅瀝,令你不得不及早打開心窗,跟她一起欣賞上蒼的恩賜。

她專心投入工作,在忙碌吃重之餘,不忘帶領家人吃館子,分享生活中的樂趣,我也從她那兒感染到許多生活的興致。

我觀察保持童心的人,發現他們有些共同的特質:

‧接受自己的生活,不挑剔、不埋怨,總是保持好心情。
‧主動、好奇、試探,他們不斷學習新的事物,從中得到快樂。
‧有好的興致,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如此。
‧活在現實的當下,又能懷抱著明日的希望。
‧有開朗的笑聲。

***

人很少因為工作吃重把自己壓垮,真正打垮他的是抱怨、不平和惡劣的情緒,他們失去赤子般的無憂。

你看,一個稚子會因為踢一塊小石子,而忘懷剛剛受責的難過;

一個幼童可以逗弄一隻小昆蟲,因雀喜而忘了遲歸時將受罰。

***

種一棵小豆子,幼童會天天魂馳神往的去看它,只稍長出一點點綠,就令他雀躍歡喜,童心之美可以知之。

我們已經忘了自己的赤子之心,所以生活就會像沙漠一樣,看不出一點兒快意的事。

***

童稚之心,可以把一株盆栽想像成參天古木,可以把一個小水窪想像成一湖春水,把手中的玩具化作美妙的想像。

成人太執著於現實,忘了想像中蘊藏著諸多賞心悅目的美妙。

***

赤子之心讓人不會固執於「別人應該公平對待我」,「我該受到尊重」,「發生這種事,一切都完了,我見不得人,我想逃避」。

沒有這些執著,反而沒有憤憤不平,鮮少自卑和懊惱。

保持赤子之心顯然是成人世界該學的功課。

***

你可以向稚子學習,學會他們的天真、寬厚和好奇,從而發展遊戲和生活的興致。

偶爾你該從繃緊的現實生活中跳脫開來,用鮮亮的眼睛去看,用無邪的耳朵去聽,用純真的心情去體驗生活,你會發現許多現成的喜樂。

***

沒有留言: